返回列表

常见的铸造缺陷

2025-04-24

常见的铸造缺陷

铸造工艺复杂,影响因素众多,铸件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缺陷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铸造缺陷及其产生原因与防治措施:

1. 气孔

特征:气孔是存在于铸件表面或内部的孔洞,形状多样,包括圆形、椭圆形或不规则形,有时多个气孔聚集成气团。皮下气孔通常呈梨形,需机械加工后才能发现。
原因:模具预热不足、排气设计不良、涂料性能不佳、金属液含气量高、原材料存放不当等。
防治措施:充分预热模具,优化排气设计,选择透气性好的涂料,倾斜浇注,合理存放并预热原材料。

2. 缩孔与缩松

特征:缩孔是铸件表面或内部的粗糙孔洞,缩松则是分散的小孔洞,常见于内浇道附近、冒口根部等厚大部位。
原因:模具温度控制不当、涂料选择不佳、浇冒口设计不合理、浇注温度过高或过低。
防治措施:提高模具温度,调整涂料层厚度,对模具局部加热或保温,合理设计浇冒口,控制浇注温度。

3. 砂眼与渣孔

特征:砂眼是铸件内部或表面充塞型砂的孔洞,渣孔则是被熔渣填充的不规则孔洞,常见于浇注位置下部或内浇道附近。
原因:型砂强度不足、砂型紧实度不够、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、金属液氧化等。
防治措施:提高型砂强度,清理型腔浮砂,优化浇注系统设计,防止金属液氧化。

4. 粘砂

特征:铸件表面粘附难以清除的砂粒,影响外观和加工性能。
原因:型砂耐火性差、浇注温度过高、涂料性能不佳等。
防治措施:在型砂中加入煤粉,涂刷防粘砂涂料,优化浇注温度。

5. 裂纹

特征:铸件表面或内部出现断裂,分为热裂和冷裂。
原因:铸件壁厚差异大、浇注系统设计不当、砂型退让性差等。
防治措施:优化铸件设计,合理开设浇注系统,提高砂型退让性。

总结

铸造缺陷的产生与工艺控制、材料选择、设备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相关。通过优化工艺参数、加强质量控制、采用先进技术,可以有效减少缺陷,提高铸件质量。

13343378480 张清华同微

上一页:

联系我们

E-mail:
hebei@yuan-peng.cn

服务热线:
400-806-2300

地址:
泊头市交河镇工业开发区